2012-05-09
目前,中、小型企業占到市場數量的60%以上,幾大企業信息化軟件提供商都不約而同地在中、小型企業市場屯以重兵。那么一個中、小型公司又該在諸多供應商家中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產品呢?IDC提出了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建議:選擇長期的合作伙伴,從業務出發來進行IT規劃,采用標準化、平臺化的產品,有效集成各個應用系統,并且對于信息化的實施,企業高層應從策略上予以足夠的重視和參與。根據功能和特性上的差異,可以把這些產品大致分為系統平臺軟件、應用軟件和集成服務三類。
系統選型成功的三要素是:環境要求、目標合理、需求推動。信息化是中小企業迎接新經濟的挑戰、大幅提高運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把握新的商業機會的必由之路。當然,在很多領導眼里,信息化并不是主要著重的,因為中小型企業主要面臨的是增強競爭力的問題,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在生產設備改進、工藝改進上加大投入。于是,對于企業信息化系統,就有領導問能否把銷量提高30%--其實這是很難的。在企業信息化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結果知識和過程知識的轉移,任何一個企業信息化系統在短期內,除了能幫助培養和轉變員工觀念外,收益一般為負。至于長期利益,則為效率的提高與成本的降低,同時更根本的一條是企業管理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走上結構化的自我優化之路。因此,中小企業在保留靈活的彈性運作的前提下,既要加強內部培訓,強化內部管理“系統化”程度,盡力降低管理的不確定性和隨意性。最好的辦法是將管理信息化,這樣,不但可達到管理系統化的目的,而且可培訓出執行力強復合性高的干部,一舉多得。
因此,不論在國際還是國內,大型企業實施ERP系統一般都是爭取在物資、營銷、財務系統方面有所突破,然后在生產計劃和設備方面進一步完善;而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的目標應定位于“有效監管企業物流”,把實施的重點放在企業內部的物流(內部供應鏈)--進銷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