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人類學家瑪格麗塔.米德說“一小群有思想并且有著獻身精神的公民可以改變世界。不要懷疑這種說法。事實上,世界正是這樣被改變的。”企業家對于改變世界的作用是突出的,就此曾經認為對企業界而言,應把“獻身精神”改為“商業精神”,企業家哪里需要什么矯情的獻身精神,但是,米德說“不要懷疑這種說法”。通過《遠見:孫正義眼中的新未來》這本書對孫正義理念的闡述,重新看米德的這句話,是對的,確實也只適用于“一小群公民”。
翻閱《遠見:孫正義眼中的新未來》,主要是想看看對未來發展趨向的預測, 也如期看到了很多對未來可能會有的改變預測,很多想法挺意外的,諸如與人腦進行信息交換的芯片貼這樣的事情,如果是這樣,人類就成了思想沒有什么差異的半個機器人了。
孫正義的人生經歷,往上追溯兩三代是中國人,后來到了韓國,再轉往日本,高中時退學去美國讀書,接受了美國式的科技文明和科技文化,后回到日本創業,熱愛日本。
很少有人在創業初始對事業方向進行反復研究,孫正義卻用一年半時間對此進行調查和思考,如同畫餅,預測了40個新事業,并對這40個新事業進行10年的盈虧預測,如果他沒有成功,就是神經異常之列了?;钤趯ξ磥淼脑O想中從一開始就是孫正義做事業的方式。
孫正義對中國的投資界和企業界有著很強大的影響力。2006年孫正義發表了那個著名的預言:“如果未來幾年有一家網絡公司能夠超越google,那么這家公司必定出現在P2P的網絡視頻直播領域”,2006年前后,中國網絡視頻行業風起云涌,眾多企業家、投資家聚集于此,有時可以看見他們眼里的激動淚花,因為他們都認為自己正在從事孫正義認為的將會超越google的偉大事業。那一兩年,中國網絡視頻領域涉及的投資資金高達20多億元人民幣,很多項目不堪壓力隕落了,無論風險投資界還是企業界,都為孫正義輸送的這個前景付出了巨大代價。
如今再看,中國網絡視頻行業保留下來的有競爭力、有生命力的項目不超出10家,符合發展規律,沒有那些信奉成功的一往無前的付出和努力,中國的互聯網今天也不會有網絡視頻這道豐富的風景線。期間,軟銀中國投過的磊客后來沒有跟進增資,現已銷聲匿跡了。2011年軟銀集團2.5億美金增資Pplive,這筆資金約合16億人民幣,超出了優酷上市募集的資金總量。6年,孫正義用激情點燃了中國互聯網的這個細分領域,他自己不溫不火,別人都差不多忙活完了折騰了很久,他作了一筆規模最大的投資。
從現實世界里的一些事情看,孫正義并非都能完美實現他的發展藍圖,比如,孫正義培育了雅虎日本,但是對這個衰弱了的大家伙也是回天無力,預期不過是收回日本雅虎,但是,他最初投資雅虎的決策仍是一流的眼界。
對孫正義在美國受到尊敬的理由,斯坦福大學名譽教授威廉.米勒認為“孫正義在日本屬于邊緣人,也是這個原因使他決定要果敢發起挑戰。但在硅谷,邊緣人是受尊敬的。蓋茨和孫正義一樣,也都是曾經是邊緣人,有著跟周圍人不同的思維方式。”
孫正義在日本是有爭議的人物。日本文化偏向保守,日本人世代尊崇的“不言實行”,大概就是倡導“叫得響的鳥兒飛不高”,孫正義奉行“有言實行”、但是是“說過的事情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也要做好”,不可遏止的近乎瘋狂的吹牛以及把吹牛的事情變為現實是孫正義的生存狀態,日本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吹牛,弱化了對“實行”的成就的肯定。
“日本現在對待特殊事務,對新事物表現出猶疑和詫異,這背后隱藏的,恐怕還是島國的根性和對成功者的忌妒吧。”負面的爭議對孫正義影響不大,因為孫正義與之呼應的觀點是“或許有人以為我嘩眾取寵?;蛟S也有人認為我散布留言?;蛟S還會有人說我不過是個騙子,說我是唐吉訶德。沒有關系。能夠懷著遠大的理想,高瞻遠矚,為之獻出熱情,我認為這是件光耀的事”。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商業精神了,理應歸為對人類有獻身精神的公民了。
我們很多人不喜歡日本,但是,對于孫正義的每一個預測,每一筆投資,每一次成功,我們還是應放下狹隘的民族意識,正是象他這樣的人在引領改變我們的世界。
在孫正義那里,有的是不斷在到來的未來以及不問出處但是適應了發展潮流的企業家,在他在走向未來的旅途中,有人是過客,有人是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