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5
為確保新的基礎設施高效運行并持續改善性能,IT領導人應當重點做好以下五個重要工作:
1.需求預測和容量規劃。新基礎設施模式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密切配合供求,從而將資源浪費降至最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IT團隊必須與業務單元密切合作,以預測需求并改善容量規劃。如果企業以德國電信公司為參照,并根據產品而非應用程序匯總需求,其需求預測將更加準確。
2.籌資與預算。預算取決于產品需求。新模式由于采用實際需求預測,預算編制變得更為容易。此外,定價透明化有利于獲取相關信息。業務單元現在可以知道自己的IT選擇會花費多少成本,而基礎設施小組也將了解用戶要求對預算的意義,從而制定更為精確的資金計劃。
3.產品組合管理。企業現在有望用六個月時間開發出新的產品組合。基礎設施小組在第一年里應對這些產品組合復查兩到三次,以確保它們適合特定的項目工作量和新興的最終用戶需求。之后,通常一年檢查一次就夠了。各團隊應該監控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從新產品規劃采購到舊服務項目的撤銷及資源的重新配置。
4.發布管理。為了確保新技術或升級的高效集成,并減少變革導致的劇變或生產力損失,領先的企業會謹慎控制基礎設施產品和應用程序的發布,使之同步進行。此外,為了提前規劃,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需要及時了解基礎設施方面即將發生的任何變化。
5.供應及供應商管理。IT部門領導應確保計算資源可以滿足產品組合已經約定的服務水平。基礎設施經理每年都應重新審核采購戰略,以尋求降低成本和提高生產力的機會。
即使已經實現了結構重組和建立了新的職能與流程,改變按訂單生產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傳統可能依然是一項最大的挑戰。調整自己的激勵方式、雇用了新員工、舉辦了培訓班,還任命了“變革領頭人”進行宣傳溝通和營造積極氛圍。這些組織架構方面的變革和文化變革才是讓下一代基礎設施模式發揮潛能的關鍵所在。投入必要的時間和精力爭取相應的成果,與更新技術架構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