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2
內容簡介
一個億……給你一個億?!很多年輕人都懷有創業的夢想,但當投資人給你一個億的時候,絕大部分人一時間很難回答自己能干什么.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天使投資人查立現身說法,教你一步步推進創業規劃,讓夢想照進現實.從創業的第一步到收獲第一個一百萬,從為公司估值到為企業融資,從VC的X檔案到商業計劃書的21條軍規,查立老師用生動的語言解答了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難題.全書行文采用中醫理論,分為 "望、聞、問、切"四大章,連貫流暢,語言詼諧幽默,為追逐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了珍貴的指導和建議.同時,本書也是查立老師寫給5億年輕人的財富經營課,字里行間,透露著查立老師寶貴的人生感悟和商業智慧.
作者簡介
查立
N次創業蛻變而成的VC
中國最早見證google成長全 過程的天使基金創始人
亞洲首富孫正義早期中國投資合伙人
乾龍創投合伙基金創始人和合伙人,多次成功創業蛻變而成的風險投資家.
八十年代留學,曾任留英中國學生會創始主席.獲英國倫敦大學碩士學位,
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
曾任職
Saatchi & Sattchi、ZiffDavis等著名跨國媒體公司任管理職務
英國上市公司MoPo擔任其亞洲區CEO.
Adventis(美國上市電信咨詢公司)中國區總經理;
CFP投資銀行(國際收購和兼并)中國區總經理合伙人.
在美國創業,出任EastWest Creative Communication Inc、InterPro公司的總裁和CEO.
2000年,與軟銀共同投資創立了早期中國技術性創業公司的孵化機構IdeaFactory.
2004年,創立了乾龍創業投資基金,投資手機電視、網絡游戲、手機游戲、互動電視、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中國創業企業.
2008年末,以"喜馬拉雅熊"為筆名發表博客,暢談創業、創新、創投,引起強烈反響.并在"投資中國""上方網"等創業者聚集網站擁有專欄.
書評
美的董秘—— 黃劍鋒
《給你一個億》是一本奇書,多年來,我還沒有看到一本關于創業的書寫得如此精彩,如果僅僅用語言幽默調侃、投資創業知識深入淺出、美國創業史的案例豐富多彩等等來描述這本書是不夠的,總感到讀這本書時,作者本身用創業家的激情給你真實的創業靈魂,這種移情和傳神是震撼人心的。
羅素先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到上海發表講演時,說了這樣一段哲理性的話:就心理而言,凡人天性,有兩種沖動:(一)創造的;(二)占有的。就我觀察世間的好事情皆從創造沖動而生,壞事情皆從占有沖動而生,所以,要是此項前提不錯誤,則對于世界上再生再造的希望,就在于鼓吹創造的沖動,而減少占有的沖動。只是易知難行,且中流社會以下的人樂于實行,而有權力的人必生出種種障礙。
羅素先生不愧思想的先哲,九十年過去,人類對于權力的限制不遺余力,自然對于創造的鼓勵也日臻完善,書中說了迪斯尼先生的故事非常感人,迪斯尼先生年輕時的作品無人欣賞竟然讓他流浪街頭窮困潦倒,不經意中一位美如天使的溫小姐慧眼識英才,給予了迪斯尼第一筆資金援助和訂單,這樣的故事太多了,后來,像溫小姐那樣天使一般善良和聰慧行為逐漸由社會來完成,天使投資產生了,于是,出現了給你一個億,你能做什么的命題。
正如羅素先生預料那樣,樂于創造的還普遍是中流社會以下的人,今天來說是草根階層,對于當今中國來說,每天都有無數創業者進入創業的行列,他們大部分不是為了一個美好的夢想,也不是為了自己孜孜不倦的愛好,卻是生活所迫,為了活命不得不創業營生,而白領們實際上過著相對優裕的生活,可是白領還是屬于中流人士,他們創業的沖動沒有泯滅,只是創業需要大筆資金,很多白領的創業夢止于起步資金上。
如今資金不是問題,問題是你如何創業,這是世界性難題,中國更加先天不足,在中國市面到處流行一些創業的點子和祖傳秘籍,“包你發財、不發財退還你錢”的江湖招貼也滿街飛,倒是查立先生的《給你一個億——創業聊齋》卻明確地說明了,別以為閱讀了本書就一定懂得創業了,創業是神秘的宿命的和不可知的,這點就是點名了創業的本質,也是本書的立足邏輯。
可是,既然沒有書能指導創業,那么這本書還有什么意義和價值呢?
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創業上面是沒有包你發財的數學公式的,在找不到數學公式的情況下,并不等于人類就不需要創業思考了,恰恰相反,創業是需要思考的,給你一個億,你怎么辦,還是需要講思考的結果告訴大家,那么這種思考是什么呢?
創業的思考是復雜的圖景思考,像電影一樣,一幕幕情景必須在你腦海中預演,這種思考方法在查立的敘事方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從這點上說,查立先生的書給予中國創業者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我們每一個創業都要讀一下查立先生的電影一樣的創業故事。
查立先生演繹的創業鏡頭是發達國家已經上演的電影故事,這些鏡頭不適合中國草根的生存創業,也不適合中國的錢權交易創業,他適合知識工作者的夢想實現,創業沒有現存的坐標地圖,但是我們必須前進,指引我們前進的航標燈是夢想,是遠景。查立先生的書是給予這些遠景提供更清晰色彩亮麗的圖素。
查立先生在這本書里,已經用故事方式描繪了一個完全不同于傳統社會的思維方式和符號體系,如果我們用傳統的價值觀和技術手段去認識創業,那不是未來社會的方向,這本書絕非是叫你科學養豬和大鵬種菜的傳統方法,也不是教你十年寒窗、苦讀經書的那種舊知識體系,而是闡述了基于未來社會面向游戲、面向夢想、面向虛擬的一種新思維,也是一種全新的哲學。
每每看到我們的先輩們用大刀長矛與機槍大炮的侵略者作戰斗時,我總是痛心疾首,如果我們早一點像日本那樣變法成功引進西方技術,又何止于抗戰打八年,再深層一點思考,如果我們能從哲學深處發生革命,我們自己有牛頓和愛迪生,那么,我們有何止于需要抗戰,根本上,我們就率先發展近代工業,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是中國而不是美國,好在世界人民的力量還是戰勝了“占有欲”的侵略,給了中國一次機會,世界進入和平的時代,世界在鼓勵“創造欲”發展,如果我們這個時候還是不能創造,那么,第二次落后于人歸罪于誰呢?
創業是一種最全面最綜合的創業,盡管是地獄般的恐怖,但是,任何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創業的勇氣,那么,由此的落后是自己負責的,查立的書就是給我們送來一種“巧不死”那樣的不死的創造精神,這個就是價值所在。
這本書似乎是寫給我看的
豪杰超級解霸創始人——梁肇新
這本書似乎是寫給我看的。
在我的腦海中自己以前的創業從沒成功過的感覺,書中講的錯誤也全部走了一遍,感覺的結論是“失敗是必然的”。
10年前,8848正熱的時候,我就渴望能夠上深圳創業板,有一個小經銷商給我下個一個結論,講我是不可能上市的,當時不服,現在我很信服“失敗是必然的”。
如果我打算再次創業,同樣會從零開始,再次體驗一次“失敗是必然的”,得到這本書的及時指引實在是緣分。
這個世界正在改變。
自從把超級解霸賤賣掉以后,常常見到人們說那是自己真正花錢買過的正版之一,我有一種對不起用戶的感覺。
之后,花了兩三年時間對宏觀經濟、宏觀金融、宏觀政治做深入的學習及理解,增長知識。學完之后,以為IT已經發展到超乎我的想象了,現實一看,事實上并不然,這個世界的變化比我想象的慢了很多。
每一次變革就是一次創業的好機會。
1)、對于IT而言,十年前是互聯網革命,現在是云計算革命(也許未來會有沒那么虛的名稱),這是很好的創業機會,是顛覆已有世界的絕佳機會,連我也有創業的沖動。
2)、對于傳統產業而言,“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財發”,即將進行重大改革的眾多領域就是創業的好機會。已經改完的地方都是過度過度競爭的領域,建議你別碰。
3)、記住我的這句話,也許你會發大財:“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財發”。
創業板是又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
我認為它的意義一點不亞于90年代的鄧小平南巡,創業板將會引發創業熱潮,絕對不亞于90年代的下海潮。
從全球宏觀金融的角度而言,十年后,如果說世界上還存在創業板的話,也就只有兩個,一個是納斯達克,另一個就是中國的深圳創業板。
認識到對我自己而言“失敗是必然的”,所以學習別人的經驗是必需的。
這本書讓我學習了很多知識,是否有用還不能下結論,但至少學到了一些經驗。
我喜歡講故事的書,光理論說教會令人看不下去。所以佛經都是講故事為主,因為故事才能啟發智慧。這本書如果做到每一章都有故事的話,就很完美了,它就可以作為“創業真經”,指引創業者修煉到達成功的彼岸。
創業如果是用小錢賺大錢,或者不用錢賺大錢的玩法,那會是很刺激的玩法,我喜歡。
創業成功與否的條件要素只有三個:1、天時,2、地利,3、人和。
現在這個天時已具備極佳的歷史條件。不但IT在變革,更重要的是新能源革命,那將是顛覆現在生活中一切的未來最偉大事件,新能源并不是僅僅是搞幾輛電瓶破車而已,而是顛覆現在這個基于石油的世界的一切的一切,徹底改變人們的衣食住行,可以說這是幾百年才有一次的創業時機。
至于地利和人和就需要自己去找了。
具備這三個條件創業的基礎就會很好,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增。
這本“創業真經”教會了創業者與資本之間的關系及知識,這往往是創業者的弱項。其實我也不懂,我也在認真拜讀。
創業時創業團隊中的股份處理往往會進入一種江湖模式,留下巨大分手隱患,而本書中介紹的期權模式,以更加現代的規則來減少這種隱患。
創業中的核心團隊和經營團隊是有差別的,但也許在資本的支持下這兩者可以模糊。
創業就是有大的野心,干小活、細活、苦活,經歷千辛萬苦。
這是我的認識水平,我的認識有限。我以為創業并非羽扇綸巾指揮千軍萬馬,而是卑微辛苦受非凡之重,盡干沒面子的事情。
體驗沒錢、沒勢、沒面的事情。體驗有志者事竟成的快感。
idea想法不如動手干活重要,創新并非創造出全新的、這個世上沒有的東西。
我以前犯的錯誤就有這個,浪費時間精力、浪費青春、未老先衰。
本書舉了很多發明例,很容易引入歧途,創新要干的是對別人有用的東西,能解決別人現在要求的東西。
也許只解決一個簡單的普遍問題,創業就成功了、事業就巨大了。
創新絕對不是做發明家。
創業者根據自己的性格決定你屬于哪一類公司。
北派公司善于忽悠。北京為發源地,由老牟發端,空手套白狼,天馬行空,錢來后再做事、或再忽悠。
中派公司善于服務。上海為發源地,善于體貼細節服務。對VC服務體貼,也許容易融到錢。
南派公司善于產品。廣東為發源地,屬于先做東西、再做銷售。我屬于這一類。
“成功以后再編故事還來得及”。
這是借用一句互聯網前輩的話。其實那些成功后再編的神奇故事除了沽名釣譽以外沒什么用處。
什么撒泡尿就搞定5000萬美元融資之類神奇故事,明顯屬于“成功以后再編故事還來得及”。等你成功了還可以編更神奇的、 連尿都不用撒的故事。
失敗的故事值得學習。
呵呵,“失敗必然的”
再次總結一下:
這本書很有價值,可以增長不少知識,感覺得出書中的作者講的全是實話,要比“贏在電視”節目中那些咋咋呼呼的說教實在很多很多,那些搖頭晃腦、眼珠一瞪一瞪的“大師”講的都是看起來像是道理的東西,對于創業者沒有什么實際作用,而書中的這些大實話卻是我以前專程登門去舔屁股都不會說的東西,得來全不費功夫,重在真實!貴過黃金!
當然,在必要的時候該舔屁股還是得去舔的,面子沒有什么價值,也許真的一句話就改變了自己的好運。
創業就是體驗沒錢、沒勢、沒面的過程。
創業是偏激者的刺激游戲!